系统简介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马铃薯早疫病

一、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叶柄、茎和薯块。通常下部老叶先发病,产生褐色、凹陷的小斑点,周围有细窄的黄色圈,后扩大成椭圆形病斑,表面有清晰的同心轮纹,病斑边缘界线明显。湿度大时,病斑上生出黑褐色霉层。严重时,整个病斑相互连接,但受叶脉限制成三角形成不规则形,最后穿孔,叶片变黄,干枯,脱落。茎、叶柄受害多发生于分枝处,病斑褐色,线条形,稍凹陷,扩大后呈灰褐色长椭圆形斑,有轮纹。严重时,茎、叶枯死。块茎受害,产生暗褐色,稍凹陷,圆形或近圆形病斑,边缘明显,皮下呈浅褐色海绵状干腐。贮藏后常易受其他微生物侵染而腐烂。

a
发病症状照片

二、病原物
    茄链格孢[Alternaria solani ( Ell.et Mart.) Jones et Grout.],属半知菌亚门链格孢属真菌。菌丝丝状,有隔膜。分生孢子梗自气孔伸出,束生,每束1~5根,梗圆筒形或短杆状,暗褐色,具隔膜1~4个,大小30.6~104×4.3~9.19微米,直或较直,梗顶端着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长卵形或倒棒形,淡黄色,孢子大小为85.6~146.5×11.7~22微米,纵隔1~9个,横隔7~13个,顶端长有较长的喙,无色,多数具1~3个横隔,大小6.3~74×3~7.4微米。病菌发育温限1~45℃,26~28℃最适。分生孢子在6~24℃水中经1~2小时即萌发,在28~30℃水中萌发时间只需,35~45分钟。该病潜育期短,侵染速度快,除为害马铃薯外,还可侵染茄子、辣椒、番茄等。

三、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薯块和土壤中的病残体或其他茄科植物上越冬,薯块播种发芽病菌即开始侵染。病苗出土后,其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病菌通过表皮、气孔或伤口直接侵人叶片。在生长季节的早期,初侵染发生在下部较老的叶片上,然后是幼嫩组织。条件适宜时,病菌潜育期较短,5~7天后又长出新的分生孢子,引起再侵染,经过多次再侵染使病害蔓延扩大。

四、发病条件
     1 品种。品种间抗病性有很大差异,但无免疫品种。
     2 生育期。植株在不同生育期抗病性不同。苗期至孕蕾期抗病性强,始花期开始抗性减弱,盛花期至生长期抗性最弱。一般早熟品种易感病,晚熟品种较抗病。
     3 栽培管理。沙质土壤肥力不足或肥料不平衡或缺锰,发病重;病毒病、黄萎病或线虫病以及虫害严重时发病重;生长衰弱的田块发病重;收获时机械损伤多,贮藏期温度偏高(10℃以上)的薯块发病重。过早过晚栽种,氮磷肥多量可增加感病性,适当增施钾肥可提高抗病性。
     4 环境条件。早疫病对气候条件的要求不如晚疫病严格,较高的温度和湿度有利于发病。病菌生长最适温度为26~28℃,分生抱子萌发适温为28~30℃,通常温度在15℃以上,相对湿度在80%以上开始发病,25℃以上时只需短期阴雨或重露,病害就会迅速蔓延。因此7~8月雨季温湿度合适时易发病,若这期间雨水过多、雾多或露水重、暴风雨次数多,发病就较重。

五、防治方法
     1 选用早熟杭病品种,适时提早收获。如东农303、晋薯7号等。
     2 加强栽培管理。选择土壤肥沃、高燥的田块种植,增施有机肥,提高寄主抗病能力是防治此病的主要栽培措施。重病地最好与豆科、禾本科作物轮作3~4年。加强管理,增施钾肥,及时灌溉促进植株生长健壮。清除田间病残体,减少初侵染来源。
     3 合理贮运。收获充分成熟的薯块,尽量减少收获和运输中的损伤,病薯不入窖,贮藏温度以4℃为宜,不可高子10℃,并且通风换气;播种时剔除病薯。
     4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喷洒下列杀菌剂:80%普诺、64%杀毒矶、50%扑海因、75%百菌清、70%代森锰锌、40%灭菌丹、40%大富丹、47%加瑞农等。视情况连续喷2~3次,7~10天一次。

<<返回顶部

 

马铃薯疮痂病

一、症状
    疮痂病此病是当前除晚疫病以外发生情况较为严重的病害,该病发生的时候,马铃薯块茎表面先产生褐色小点扩大后形成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大斑块,因产生大量木栓化细胞致表面粗糙,后期中央稍凹陷或凸起呈疮痂状硬斑块。病斑仅限于皮部不深入薯内,别与粉痂病。
    马铃薯疮痂病仅发生在薯块上,受害薯块品质低劣,芽眼减少,不能作为种薯。

q

二、病原物
    马铃薯疮痂病菌(Streptomyces scabies),是一种细菌。

三、发病规律
    病菌在病薯和土壤中越冬。块茎生长的早期表皮木栓化之前病菌从皮孔或伤口侵入后染病。

四、发病条件
    该病适合该病发生的温度在25~30℃,中性或微碱性砂壤土发病重,pH值在5.2以下很少发病,发病后病菌能在土中长期残存。
    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白色薄皮品种易感病,褐色,厚皮品种较抗病。

五、防治方法
     1 选用无病种薯。选用表面完整、无病的薯块做种。种薯用福尔马林200倍液浸种2小时,浸种后再切成块,否则容易发生药害。
     2 轮作。长期发病的地块,即使发病较轻,也应轮作几年,除萝卜等根菜类外,与其他作物都可轮作。
     3 栽培管理。选择保水性好的土地种植,特别是秋马铃薯应加强水分管理,保持土壤湿润,可减轻发病。
     4 化学防治。可选用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5000倍液、新植霉素(100万单位)5000倍液、45%代森铵水剂900倍液、DT可湿性粉剂500倍液、DTM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加瑞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2%丰护安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喷雾,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

<<返回顶部

马铃薯干腐病

一、症状
    被害块茎上病斑褐色,起初较小,缓慢扩展、凹陷并皱缩,有时病部出现同心轮纹,病斑下薯肉坏死,发褐发黑,严重者出现裂缝或空洞,裂缝间或空洞内都可长出白色或粉红色霉层,即为病原菌的菌丝体和分生孢子。此时若窑内湿度大,极易被软腐细菌从干腐的病斑处侵入,迅速腐烂、淌水,甚至整个块茎烂掉。

q

二、病原物
     由半知菌亚门多种镰刀属真菌(Fusarium spp.)引起。

三、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残组织或土壤中越冬。多系弱寄生菌,从伤口或芽眼侵入。病菌在5~30℃条件下均能生长。贮藏条件差,通风不良利于发病。

四、发病条件
    病菌主要在土壤内或病薯上,可通过虫伤或机械伤侵入块茎,马铃薯收获后,病菌主要来自混进窖库的病薯、污染病土的健全块茎及箩筐工具,经接触、昆虫等传播,不断扩大危害,一般到翌年早春播种期达到发病高峰。在相对湿度较高的情况下,15~20℃时干腐发展最快,0℃时仍可缓慢发展,通常70%相对湿度使病害减轻。

五、防治方法
     1 生长后期和收获前抓好水分管理,雨后尤应及时清沟排渍降湿,收获时尽量减少伤口,可减轻贮运期块茎发病。
     2 选晴天收获,收获后摊晒数天,贮运时轻拿轻运,尽量减少伤口,并剔除可疑块茎后才装运或入窖。
     3 入窖前做好窖内清洁消毒工作,入窖后做好温(1~4℃)湿调控,保持通风干燥。定时检查,剔除病烂薯。

<<返回顶部

 

马铃薯黑胫病

一、症状
    主要侵染根茎部和薯块,从苗期到生育期均可发病。受侵植株的茎呈现一种典型的黑褐色腐烂。播种发病的种薯,腐烂成团状,不发芽或刚发芽即烂在土中,不能出苗。幼苗发病,一般株高15~18cm出现症状,植株矮小,节间缩短,叶片上卷,叶色褪绿,茎基部组织变黑腐烂。早期病株萎蔫枯死,不结薯。发病晚和轻的植株,只有部分枝叶发病,病症不明显。块茎发病始于脐部,可以向茎上方扩展几厘米或扩展至全茎,病部黑褐色,横切可见维管束呈黑褐色。用手压挤皮肉不分离,湿度大时,薯块黑褐色腐烂发臭,区别于青枯病等。
    植株的茎、叶和叶柄还可以通过叶痕、雹害或风害、虫害、农业操作造成的机械伤口被侵染。侵染可沿着茎或叶柄向上或向下扩展,然后在未受感染的植株上产生典型的黑胫病症状。在潮湿多雨天气,可很快使整株发病,并导致死亡。

二、病原物
    病原为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马铃薯黑胫病亚种Erwinia carotovora subsp.atroseptica (Van hall) Dye,属欧氏杆菌属中造成软腐的一个低温类型。病菌在冷凉、潮湿下比在温暖、干燥下存活的时间要长。

三、发生规律
    病菌在块茎或田间未完全腐烂的病薯上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来源。病菌可直接经幼芽进入茎部,引起植株发病。发病后细菌大量释放到土壤里,可在根系和某些杂草的周围生殖和繁殖,并对健康植株的幼根、新生的块茎和其他部分进行再侵染。感病的薯块收获后又成为次年或下一季的侵染源。发病植株残茬或块茎的存在,使细菌存活期延长。在土壤和水里细菌可移动一定的距离,并传染邻近植株正在生长的子代块茎。在整个贮藏期间,细菌能在发病的块茎里存活。在切薯块和手工操作时,很容易传播细菌。

四、发病条件
    温湿度是病害流行的主要因素。温暖潮湿病害蔓延迅速,冷湿地块薯块伤口木栓化速度慢易发病,田间积水烂薯严重。在潮湿的土壤和温度比较低时(一般不低于18~19℃),对欧氏杆菌的传播侵染有利。从腐烂的种薯里释放到土壤里的欧氏杆菌可存活不同的时间,这主要取决于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影响较小。2℃时细菌可存活80~100天。在较高的温度时,存活时间较短。干燥条件下产生的块茎,较少受到侵染,因为在这种条件病菌存活较少。细菌在干燥高温土壤条件下比冷凉和潮湿条件下的土壤里的传播距离短。在冷凉潮湿的土壤中,在种薯出苗后,紧接高温,有利于黑胫病的发生;较高的土壤温度促进种薯腐烂和幼芽在出土前死亡。黑胫病不能直接侵入寄主组织,主要是通过块茎的皮孔、生长裂缝和机械伤口侵入;因此,一些地下害虫如金针虫、蛴螬造成的伤口以及镰刀菌侵染,有利于此病的发生和加重。此外,中耕、收获、运输过程中使用的农机具以及雨水、灌溉等,都可能起传病的作用。贮藏窖内通风不好或湿度大、温度高,有利于发病。

五、防治方法
    1 选用抗病品种。克新1号、郑薯2号品种抗侵入较强;克新4号、郑薯3号和高原7号等抗扩展较强;而品种疫不加对侵入和扩展均有较好抗性。因此要因地制宜的利用和筛选优良品种。
    2 选用无病种薯。建立无病留种田,生产健康种薯。
    3 加强栽培管理。选择地势高、高燥、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播种、耕地、除草和收获期都要避免损伤种薯,以及拔除病株,减少病害扩大传播。清除病株残体,避免昆虫从侵染源传播欧氏杆菌。注意农具和容器的清洁,必要时用次氯酸钠和漂白粉或福尔马林消毒处理,防止传染。
    4 种薯入窖前要严格挑选。先在温度为10~13℃的通风条件放置10天左右,入窖后要加强管理,贮藏期间也要加强通风换气,窖温控制在1~4℃,防止窖温过高、湿度过大。

 <<返回顶部

 

马铃薯环腐病

一、症状
    本病属细菌性维管束病害。地上部染病分枯斑和萎蔫两种类型。枯斑型多在植株基部复叶的顶上先发病,叶尖和叶缘及叶脉呈绿色,叶肉为黄绿或灰绿色,具明显斑驳,且叶尖干枯或向内纵卷,病情向上扩展,致全株枯死;萎蔫型初期则从顶端复叶开始萎蔫,叶缘稍内卷,似缺水状,病情向下扩展,全株叶片开始褪绿,内卷下垂,终致植株倒伏枯死,块茎发病,切开可见维管束变为乳黄色以至黑褐色,皮层内现环形或弧形坏死部,故称环腐,经贮藏块茎芽眼变黑干枯或外表爆裂,播种后不出芽,或出芽后枯死或形成病株。病株的根、茎部维管东常变褐,病蔓有时溢出白色菌脓。

二、病原
    属病原细菌,密执安棒杆菌马铃薯环腐致病型( Clavibacter michiganense subsp. sepedonicum (Spieckermann & Kotthoff) Davis et al.), 异名:环腐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sepedonicum (Spieck.& Kotth.) Skapt. & Burkh.)。菌体短杆状,大小0.4~0.6×0.8~1.2微米,没有鞭毛,单生或偶而成双,不形成荚膜及芽孢,好气。在培养基上菌落白色,薄而透明,有光泽,人工培养条件下生长缓慢,革兰氏染色阳性。

三、发生规律
    该菌在种薯中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病薯播下后,一部分芽眼腐烂不发芽,一部分出土的病芽,病菌沿维管束上升至茎中部,或沿茎进入新结薯块而致病。适合此菌生长温度20~23℃,最高31~33℃,最低1~2℃。致死温度为干燥情况下50℃经10分钟。最适pH6.8~8.4,传播途径主要是在切薯块时,病菌通过切刀带菌传染。阴雨连绵、排水不良及地下害虫为害重的地块发病重。

四、发病条件
    环腐病菌在土壤中存活时间很短,但在土壤中残留的病薯或病残体内可存活很长时间,甚至可以越冬。但是第二年或下一季在扩大其再侵染方面的作用不大。收获期是此病的重要传播时期。病薯和健薯可以接触传染。在收获、运输和入窖过程中有很多传染机会。影响环腐病流行的主要环境因素是温度,病害发展最适土壤温度为19~31℃,超过31℃病害发展受到抑制,低于16℃症状出现推迟。一般来说,温暖于燥的天气有利于病害发展。贮藏期温度对病害也有影响,在温度20℃上下贮藏比低温1~3℃贮藏发病率高得多。播种早发病重,收获早则病薯率低。病害的轻重还取决于生育期的长短,夏播和二季作一般病轻。

五、防治方法
    1 选用种植抗病品种:郑薯4号、宁紫7号、庐山白皮、乌盟601、克新1号、丰定22、铁筒1号、阿奎拉、长薯4号、高原3号、同薯8号等。
    2 建立无病留种田,尽可能采用整薯播种,有条件的最好与选育新品种结合起来,利用杂交实生苗,繁育无病种薯。
    3 严格选种,播种前彻底淘汰病薯,把种薯先放在室内堆放五、六天,进行晾种,不断剔除烂薯,使田间环腐病大为减少。此外用50ppm硫酸铜浸泡种薯10分钟有较好效果。切块时刀用2%~4%高锰酸钾溶液消毒。
    4 结合中耕培土,及时拔除病株,携出田外集中处理。
    5 及时防治地下害虫。发病初期用50%DT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敌克松原粉500~1000倍液喷洒防治,7~10天一次,连续防治2~3次。

 <<返回顶部

 

马铃薯茎线虫病

一、症状
    该病主要为害甘薯块根、茎蔓及秧苗。秧苗根部受害,在表皮上生有褐色晕斑,秧苗发育不良、矮小发黄。茎部症状多在髓部,初为白色,后变为褐色干腐状。块根症状有糠心型和糠皮型。糠心型,由染病茎蔓中的线虫向下侵入薯块,病薯外表与健康甘薯无异,但薯块内部全变成褐白相间的干腐;糠皮型,线虫自土中直接侵人薯块,使内部组织变褐发软,呈块状褐斑或小型龟裂。严重发病时,两种症状可以混合发生。

二、病原物
    Ditylenchus destructor Thorne称马铃薯腐烂线虫,属植物寄生线虫。

三、发生规律
    甘薯茎线虫的卵、幼虫和成虫可以同时存在于薯块上越冬,也可以幼虫和成虫在土壤和肥料内越冬。病原能直接通过表皮或伤口侵入。此病主要以种薯、种苗传播,也可借雨水和农具短距离传播。

四、发病条件
    病原在 7℃以上就能产卵并孵化和生长,最适温度25~30℃,最高35℃。湿润、疏松的沙质土利于其活动为害,极端潮湿、干燥的土壤不宜其活动。

五、防治方法
    1 严格检疫。不从病区调运种薯。
    2 选用无病种薯。种薯用51~54℃温汤浸种,苗床用净土或用3%呋喃丹颗粒剂0.5千克/平方米处理,以培育无病壮苗。
    3 药剂处理土壤。5%涕灭威颗粒剂或3%甲基异柳磷颗粒剂等。

 <<返回顶部

 

马铃薯枯萎病

一、症状
    初地上部出现萎蔫,剖开病茎,薯块维管束变褐,湿度大时,病部常产生白色至粉红色菌丝。发病初期,下部叶片白天萎蔫,傍晚恢复,两天后,不再复原,由下向上逐渐发展,4天后,病株茎叶萎蔫枯死。

二、病原物
    Fusarium oxysporum Schlecht称尖镰孢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弯曲,基部有足细胞,多3个隔膜,大小19~45×2.5~5(μm),5个隔膜的大小为30~60×3.5~5(μm)。小型分生孢子1~2个细胞,卵形或肾脏形,大小5~26×2~4.5(μm),多散生在菌丝间,一般不与大型分生孢子混生。厚垣孢子球形,平滑或具褶,大多单细胞,顶生或间生,大小5~15um。该菌还可侵染番茄、瓜类、草莓等。

三、发生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或厚垣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或在带菌的病薯上越冬。翌年病部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雨水或灌溉水传播,从伤口侵入。田间湿度大、土温高于28℃或重茬地、低洼地易发病。

四、发病条件
    高温、高湿、多雨的地区发病重。种植带病种薯,连作地,地势低洼,土壤偏酸,易发病。

五、防治方法
    1 马铃薯不能与茄科值物和花生等作物连作,与禾本科作物或绿肥等进行4年轮作防病效果好。
    2 要加强栽培管理,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选择健薯留种,多施有机肥,增施钾肥。酸性土壤,耕耙前每亩撒50~75公斤石灰,使土壤呈微碱性,可减轻发病。
    3 发现病株立即拔除烧毁,用药剂进行灌根,每隔7天灌一次,连灌2~3次,每株用药液0.25公斤,有较好的防病效果。常用药剂有50%多菌灵700倍液,或靠山水分散颗粒剂800倍液,或可杀得1000倍液,或20%的石灰水等。

 <<返回顶部

 

马铃薯青枯病

一、症状
    马铃薯青枯病在马铃薯幼苗和成株期均能发生。植株染病典型症状是病株稍矮缩,下部叶片先萎蔫后全株下垂,开始早晚恢复,持续4~5天后全株茎叶全部萎蔫死亡,但仍保持青绿色,也有时一个主茎或一个分枝萎蔫,其它茎叶生长正常,植株基部横剖可见维管束变褐。薯块染病后,芽眼呈灰褐色水浸状,并有脓液,切开薯块,切面可自动溢出乳白色菌脓。

二、病原物
    马铃薯青枯病由青枯劳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 Smith)引起,属于细菌。青枯病菌不耐干燥,土壤含水量高、高湿、多雨条件下存活长,最适温度为30~37℃,一般酸性土壤发病重。

三、发生规律
   马铃薯青枯病是一种典型维管束病害,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随雨水、灌溉水从茎基部或根部伤口侵入,病株和健壮株根系间的接触也可发生侵染。病菌侵入维管束后迅速繁殖并堵塞导管,阻碍水分正常运输。
   病菌只为害茄科蔬菜作物。

四、发病条件
    1 自然因素:①种薯带菌,②菌液残留土壤中,③6~8月雨水集中,光照强,相对湿度大。马铃薯青枯病在6月中、下旬开始发病,7月上、中旬发病高峰,8月上旬基本结束。发病轻重与海拔、温湿度、降雨量有直接关系。随着海拔的升高,发病逐渐减轻;降雨量、雨日逐渐增多,发病逐渐加重。
    2 人为因素:耕作粗放,连作、平作的习惯难改,不处理病株残体,牲畜敞放,施用未腐熟的圈肥等。

五、防治方法
    1 与十字花科或禾本科作物实行4年以上轮作,最好与禾本科进行水旱轮作。
    2 选用抗青枯病品种。
    3 选择无病地育苗,采用高畦栽培,避免大水漫灌。
    4 清除病株后,撒生石灰消毒。
    5 加强栽培管理,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或草木灰,还可每亩施石灰100公斤,调节土壤酸碱度。
    6 定植时用青枯病拮抗菌MA-7、NOE-104定植时浸根。
    7 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农抗“401”500倍液、25%络氨铜水剂500倍液、53.8%可杀得2000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50%百菌通可湿性粉剂400倍液、50%冠菌铜水分散粒剂600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700倍液、77%多宁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灌根,每株灌兑好的药液0.3~0.5升,隔10天1次,连续灌2~3次。

 <<返回顶部

马铃薯软腐病

一、症状
    主要为害叶、茎及块茎。叶染病近地面老叶先发病,病部呈不规则暗褐色病斑,湿度大时腐烂。茎部染病多始于伤口,再向茎干蔓延,后茎内髓组织腐烂,具恶臭,病茎上部枝叶萎蔫下垂,叶变黄。块茎染病多由皮层伤口引起,初呈水浸状,后薯块组织崩解,发出恶臭。

二、病原物
    软腐病菌有3种: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胡萝卜致病变种Erwinia carovora subsp. carotovora(Jones)Bergey et a1.,简称Ecc;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马铃薯黑胫病亚种E. caritivira sybso.atroseptica(Van Hall)Dye简称Eca;菊欧氏菌E. chrysanthemi Burkh Burkholder,McFadden et Dimock简称Echr。3种细菌具有不同的地理分布。我国除Ecc为优势种外,在南方高温高湿条件多半是由Echr引起;北方冷凉地区及高寒山区有少量的Eca。

三、发生规律
    病菌主要在带菌的种薯上越冬,也可在病残体上或土壤中越冬,经伤口或自然裂缝侵人,带菌率可达100%,病菌主要潜伏在皮孔内和表皮上,遇高温、高湿、缺氧,块茎表面和皮孔处的病菌迅速增殖,在薯块薄壁细胞间隙中扩展,同时分泌果胶酶降解细胞中胶层,引起软腐。此外,由于病菌的寄主范围很广,其他感病植物也是重要的侵染来源。塘水、沟水及河水等也往往受到病菌污染,用于灌溉,也可引起侵染和危害。带菌的昆虫(如跳甲、蝇类等)和农具也是传病媒介或侵染来源。

四、发病条件
    块茎未成熟,受伤,阳光的照射,其他病原物侵袭,温暖高湿和缺氧等都有利于块茎软腐。土壤温度在20~25℃时,块茎是高度感病的;温度在10℃以上有利于腐烂,较低的湿度抑制腐烂。引起腐烂的最适温度25~30℃及以.上。湿度大特别是块茎表面形成水膜及贮藏窖中相对湿度90%以上,有利于软腐病的发展。在贮藏初期,往往因通风不良,而使块茎处于缺氧状态,这种条件有利于病菌侵染和薯块腐烂。长期大水漫灌、淹水、积水,弓!起腐烂更加严重。通风不良、土壤淹灌或水洗后块茎上存在水膜导致的厌气条件,有利于病害发展。过量施用氮肥也会提高感病性。

五、防治方法   
    防治软腐病的基本对策是预防为主,从大田、入库和贮藏三个环节上抓好病害防治。
    1 种植无病种薯无病小薯整播是最好的防治方法,如需切块,在切前和切后都将种薯在12~15℃的通风环境中放置数天,然后播种。
    2 加强田间管理,安全收获注意通风透光和降低田间湿度,增施钙肥,可提高细胞壁钙含量;增施磷肥可增强薯块的抵抗力。只有当马铃薯成熟和土壤温湿度低于20℃时,才收获块茎。在收获和运输期间,应把块茎的机械损伤降低到最低限度。
    3 安全贮藏贮藏时,剔除伤、病薯,贮藏窖早期温度控制在13~15℃,经2星期促进伤口愈合,以后5~10℃通气良好,保持块茎冷凉,避免块茎表面潮湿和窖内缺氧。
    4 选用杭病品种马铃薯品种间对软腐病的抗性差异明显。卡它定、赤褐布尔班克、疫不加、四川801-5、郑薯3号、内薯5号、红心干、高原7号、克新4号和米拉都比较抗病;而阿奎拉、Favarita和卡它丁比较感病。应因地制宜筛选和种植已有的抗病品种。

<<返回顶部

 

马铃薯病毒病

一、症状
    不同病毒单独或复合侵染在不同品种上可引起不同症状。
    普通花叶病:植株感病后,生长正常,叶片平展,但叶脉间轻花叶,表现为叶肉色泽深浅不一。叶片易见黄绿相间的轻花叶。在某些品种上,高温和低温下都可隐症,受害的块茎不表现症状。但随着马铃薯品种、环境条件及病毒株系的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异,毒性强的株系也可引起皱缩、条纹、坏死等。
    重花叶病:发病初期,顶部叶片产生斑驳花叶或枯斑,以后叶片两面都可形成明显的黑色坏死斑,并可由叶脉坏死蔓延到叶柄、主茎,形成褐色条斑,使叶片坏死干枯,植株萎蔫。不同品种反应不同,如植株矮小,节间缩短,叶片呈普通花叶状,叶、茎变脆。带毒种薯长出的植株可严重矮化皱缩或出现条纹花叶状,也可隐症。病株薯块变小。
    皱缩花叶病:病株矮化,叶片小而严重皱缩,花叶症严重,叶尖向下弯曲,叶脉和叶柄及茎上有黑褐色坏死斑,病组织变脆。为害严重时,叶片严重皱缩,自下而上枯死,顶部叶片可见斑驳。病株的薯块较小,亦可出现坏死斑。
    卷叶病:典型的症状是叶缘向上弯曲,病重时成圆筒状。初期表现在植株顶部的幼嫩叶片上,先是褪绿,继而沿中脉向上卷曲,扩展到老叶。叶片小,厚而脆,叶脉硬,叶色淡,叶背面可呈红色或紫红色。病株不同程度的矮化,因韧皮部被破坏,在茎的横切面可见黑点,茎基部和节部更为明显。块茎组织表现导管区的网状坏死斑纹。
    纺捶块茎病:受害植株分枝少而直立,叶片上举,小面脆,常卷曲。靠近茎部,节间缩短,现蕾时明显看出植株生长迟缓,叶色浅,有时发黄,重病株矮化。块茎变小变长,两端渐尖呈纺锤形。芽眼数增多而突出,周围呈揭色,表皮光滑。


左上:马铃薯病毒病病株 左下:马铃薯邹缩花叶病(坏死症状)
右上:马铃薯潜伏病毒病(S病毒) 右下:马铃薯PVY(M)病毒病

二、病原物
    马铃薯X病毒(Potato virus X, 简称PVX),在马铃薯上引起轻花叶症状,有时产生斑驳或环斑。病毒寄主范围广,系统侵染的主要是茄科植物,稀释限点100000~1000000倍,钝化温度68~75℃,体外存活期1年以上。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 简称PVY),在马铃薯上引起严重花叶或坏死斑和坏死条斑。该病毒寄主范围较广,可侵染茄科多种植物,稀释限点100~1000倍,钝化温度52~62℃,体外存活期1~2天。马铃薯S病毒(Potato virus S, 简称PVS),在马铃薯上引起轻度皱缩花叶或不显症。病毒寄主范围较窄,系统侵染的植物仅限于茄科的少数植物,稀释限点l~l0倍,钝化温度55~60℃,体外存活期3~4天。马铃薯A病毒(Potato virus A, 简称PVA),在马铃薯上引起轻花叶或不显症。病毒寄主范围较窄,仅侵染茄科少数植物,稀释限点10倍,钝化温度44~52℃,体外存活期12~18小时。马铃薯卷叶病毒(Potato leafroll virus, 简称PLRV)。该病毒寄主范围主要是茄科植物。在马铃薯上引起卷叶症,稀释限点10000倍,钝化温度70℃,体外存活期12~24小时,2℃低温下存活4天。此外TMV等也可侵染马铃薯。

三、发病规律
    以上几种病毒除PVX外,都可通过蚜虫及汁液摩擦传毒。田间管理条件差,蚜虫发生量大时发病重。此外,25℃以上高温会降低寄主对病毒的抵抗力,也有利于传毒媒介蚜虫的繁殖、迁飞或传病,从而利于该病扩展,加重受害程度,故一般冷凉山区栽植的马铃薯发病轻。

四、发病条件
    品种抗病性及栽培措施都会影响本病的发生程度。
    普通花叶病:初侵染来源主要是带毒种薯,其次是田间自生苗和其他寄主植物;种子带毒和传病的很少。在田间主要通过病株、带毒农具、人手、衣服等与健株接触摩擦及蝗虫取食等扩大再侵染。马铃薯生长季节,尤其当结薯期遇上高温时容易发病。高温干燥有利于传毒介体昆虫的大量繁殖,发病加重。
    重花叶病:初侵染来源主要是带毒种薯,其次是其他寄主植物。可借汁液摩擦传染,在自然界主要由桃蚜等多种蚜虫传染。当年感染的植株块茎约30%~50%带毒,其后代的块茎则100%带毒。干早温暖年份,蚜虫发生量大,有利于病害发生;在海拔较高的地区,由于多雾、高湿、风大,不利于蚜虫繁殖,病害发生轻。
    皱缩花叶病:初侵染来源主要是带毒种薯,其次是其他寄主植物;种薯一般都带PVX,调运到长城以南各地种植区后,若再感染上PVY,则当年此病发病率高达30%~54%。若在生长后期才感染上PVY,病株不一定表现症状,其所结薯块只能感染PVX;若在其生育前期感染上PVY,病株表现此症状,所结薯块多数同时带有两种病毒,该薯块翌年做种薯,就会100%表现症状。高海拔、低温、昼夜温差大的生态环境对病毒的繁殖有抑制作用。
    卷叶病:由种薯传带作为初侵染来源。蚜虫传染,汁液接触不能传染,传毒介体有桃蚜、棉蚜、马铃薯蚜,但后两者侵染率不高。蚜虫得毒饲育2h,传毒饲育15min即可侵染,但期间有数小时的潜育期,带毒蚜虫可持久传毒,甚至可以终生传毒,但不能传给下一代。蚜虫传毒的范围不远,一般是在病株附近3~4行内的马铃落最易感染。除蚜虫外,二十八星瓢虫及田椿象也可传毒。天气干旱,高温有利于蚜虫生长繁殖,发病则重。在气温低,温度高而多雨的地区,对于蚜虫的繁殖不利,发病就轻。在海拔高的山区,由于夜间湿度低、湿度大,不利于蚜虫生长景殖,发病轻。
    纷锤块茎病:主要是机械传播,可经切刀和嫁接传染;咀嚼式口器昆虫如马铃薯甲虫也可传毒;刺吸式口器昆虫传播还未被证实。

五、防治方法
    1 采用无毒种薯。各地要建立无毒种薯繁育基地,原种田应设在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并通过各种检测方法汰除病薯,推广茎尖组织脱毒,生产田还可通过二季作或夏播获得种薯。
    2 培育或利用抗病或耐病品种。在条斑花叶病及普通花叶病严重地区,可选用白头翁、丰收白、疫不加、郑薯4号、乌盟601、陇薯161—2、东农303、鄂马铃薯1号、鄂马铃薯2号、克新1号和广红二号等抗病品种。
    3 出苗前后及时防治蚜虫。尤其靠蚜虫进行非持久性传毒的条斑花叶病毒更要防好。
    4 改进栽培措施。包括留种田远离茄科菜地;及早拔除病株;实行精耕细作,加大行距,缩小株距,高垄栽培,及时培土;避免偏施过施氮肥,增施磷钾肥;注意中耕除草;控制秋水,严防大水漫灌。
    5 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喷洒抗毒丰(0.5%菇类蛋白多糖水剂)300倍液或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菌毒清水剂500倍液、1.5%植病灵Ⅱ号乳剂1000倍液、15%病毒必克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等。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12 China-blight&Asia-bl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
冀ICP备08020150号